有學生認為今年閱讀卷難度中規(guī)中矩,另有考生則認為較上年難。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盈盈)中學文憑試(DSE)中文科今日開考,約4.8萬名考生報考。香港文匯報記者前往深水埗其中一個試場,有考生認為今年閱讀卷難度中規(guī)中矩,另有考生則認為較上年難。另外,電子報到系統「報到易」的程式今年大致順暢,沒有遇到太大困難,不過仍有考生指於卷二簽到時「load(加載)左三次先開到入去?!?/p>

應屆考生張同學。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攝。

應屆考生張同學接受訪問時表示,並不緊張,覺得今年考題難度中規(guī)中矩,預計自己應該能拿到3,他提到,本以為今年閱讀卷甲部範文會出大熱文章《出師表》和《勸學》, 但結果沒出,《出師表》只在選擇題出現,長答則出了一些「次大熱」的問題;乙部文言文篇章方面,張同學則認為自己表現不算佳「文言文不是很看得明白,加上沒時間 。」

應屆考生歐陽同學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攝。

另一位應屆考生歐陽同學則表示,今年考題相對去年較難,「上年份卷簡單好多,前幾日做完可以攞到好高分,但今年個份覺得表現唔係好好?!?/p>

陳樹渠紀念中學中文科老師曹順祥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攝。

擁有超過30年監(jiān)考及中文教學經驗的陳樹渠紀念中學中文科老師曹順祥則表示,今年卷一乙部有兩篇白話文,第一篇偏向隨筆,第二篇則接近小說。相比去年只有小說的情況,今年題材更為平衡。不過,他形容今年閱讀卷:「合格相對的易 高分絕對唔容易」,原因在於第一篇文章以文藝筆法闡述道理,「如果考生不常閱讀這類文章,可能會感到有些困難」。至於第二篇白話文,他指出,由於內容與考生的生活經驗存在「認知距離」,部分人閱讀時可能會感到不習慣。

在題型方面,曹順祥形容今年考題「正路」。他舉例說,其中一題直接詢問作者對人生的領悟,提問清晰易懂。他補充,儘管卷一包含兩篇白話文,但考題並未要求比較兩篇文章。

關於文言文部分,他表示今年字詞釋義佔分比例較高,有10分,體現出試題對考生文言基礎的要求。至於選材,他認為選擇歷史故事較為實在且容易掌握,對修讀中史的學生較有優(yōu)勢。不過,即使未修中史,考卷也已清楚交代了「安史之亂」的背景。

他補充說,如果考生能掌握第二篇文章對「忠而不仁」的核心觀點,答題便會更有把握。他指出,範文提到「仁義禮孝」,雖未直接涉及「忠」,但若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應該不難作答。

對於不少學生提及今年沒有考指定篇章中的《出師表》。曹順祥同意這篇範文是熱門篇目,因自2018年範文制度實施以來,該篇已連續(xù)7年未被考察,「照理來說應該輪到它」。他又提到,雖然《六國論》並非熱門篇目,但相關試題並不刁鑽。他提醒學生,十二篇範文都應熟悉掌握,這樣才更有備無患。

曹順祥還提醒學生,留意看這幾年閱讀卷的白話文除了用經典作家的文章,亦開始用一些小作家的文章,他建議學生除了要看經典作家的文章,也需要多瀏覽各種多元化的文章。

至於寫作卷方面,歐陽同學則選了題一「藏在泥土中的寶物」,她分享說自己以欖球為主題,寶物則是寫欖球獲得獎盃和照片,背後則是帶出寶物其實是在欖球隊中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自我突破的印跡。張同學則選了第二題「為自己的不完美添上色彩」,他認為自己文筆不算太好,故以如何扣題為主,認為最重要是能夠表達如何為不完美添上色彩。

陳樹渠紀念中學中文科老師曹順祥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攝。

曹順祥表示,寫作卷第一題「藏在泥土的寶物」對考生來說有較大發(fā)揮空間,可以從生活經驗中取材,但因為當中涉及三個關聯詞,「可以是提示,也可以是限制」,作答時較具挑戰(zhàn)性。若考生無法將三者串連起來,或遺漏某部分內容,就容易偏題而失分。他強調,選擇合適的物件和立意至關重要,同時需表達情感才能獲得高分。他舉例說,以往高分作文多以親情為主題,因其容易打動讀者。

第二題「為不完美添色彩」,曹順祥認為,考生若不小心將題目理解為「將不完美變?yōu)橥昝馈?,便可能偏離主題。他認為該題可以選擇記敘抒情文體,或者撰寫論說文,但認為記敘抒情文更為容易,而論說文則需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述。

對於第三題議論文,他指出,考生需要深入理解題目中的兩個觀念。這兩個觀念雖然接近對立,但並非完全相反,也不是非黑即白。因此,考生需要從四個層次進行闡述,並舉出有力的例子來支持論點。

中文卷一的課外篇章共有3篇,白話文選用內地作家蔣方舟《我們都曾以為自己會是小說的主人公》( 節(jié)錄 )及臺灣作家柯裕棻的《比正路還長的巷子》。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