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明珠
除夕的央視春晚,亮點非常多,播出後受廣大觀眾稱讚和熱議,我尤其喜歡看各重點城市分會場的介紹和表演,特別是我自己曾遊歷到過的武漢。
噢,看千百鼓手於黃鶴樓前激情敲響鑼鼓,我思緒不禁飄到大半年前夜遊黃鶴樓的難忘情景……那晚在明月陪伴下,我心中帶著滿滿詩意夜遊黃鶴樓,我穿越時空了,遇見詩仙李白……忽然聽到群聲嘩然,大大小小的人影舉起手機閃著,咔嚓聲響不停,驚擾了我聽李白吟詩,幻想夢想俱似幻影流光,瞬間消失了。
原來黃鶴樓的光影匯演快開始了,觀眾人人引頸以待,夜燈映照下,一隻仙鶴首先登場,白光劃破黑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yún)千載空悠悠?!谷藗儾唤收b出崔顥的名詩,忽然黃鶴樓5層的大小屋頂,及重疊交錯的翹角都亮起彩光,由綠色轉(zhuǎn)耀眼的黃,再轉(zhuǎn)紅似烈火的紅,音樂和人聲中有廣播,說明黃鶴樓經(jīng)歷大火後,像火鳳凰般從烈火中重生了,燈影下它彷彿是展翅欲飛的仙鶴哩。
我隨著人潮登上黃鶴樓,見入口處有嶺南派名書畫家關(guān)山月寫的對聯(lián),導賞員說重修的黃鶴樓,依照傳統(tǒng)邀了多位現(xiàn)代文人墨客留下畫作、墨寶及題詩。我來到頂層,就見樓頂繪了巨型壁畫,把李白和黃鶴樓的歷史故事都入畫了。
昔日多少文人為崔顥《登黃鶴樓》詩折服啊,我難得可以到此樓陽臺憑欄遠眺,但見長街上華燈耀目,遠處朱雀色的長江大橋下,江水浪潮滾滾,我內(nèi)心頓感澎湃不已。
我相信登黃鶴樓者,不止是慕名而來,而是為了感受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詩詞文學之魅力,是為了與古詩人們產(chǎn)生情感共鳴,並要將美好的中國文化傳承,煥發(fā)其新生力量。
白天及晚上遊黃鶴樓,各有不同體驗和滿足感。黃鶴樓景區(qū)天天有許多表演節(jié)目可供欣賞,例如在鵝池配合實景演出的仙鶴舞曲、清風弄墨,在擱筆亭的互動劇,都很有特色。我在「詩碑廊」等候看李白少年故事的短劇時,更遇上兩個愛唸詩的少年,他們互相對吟,都很自信地笑說︰「可把李白的詩倒背如流哩?!?/p>
我心感他們年紀輕輕,具中華兒女好氣質(zhì),腹有詩書,孺子未來可期?。?/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