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陽醫(yī)生
香港是多元化的地區(qū),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新年不同的宗教場地如佛堂、觀音廟、黃大仙廟、文武廟、教堂、馬祖廟等都人頭湧湧,人們通常會以不同形式向自己所信奉的神祈禱,有些為了爭上頭炷香而通宵達旦排隊,場面非常壯觀,以表達新年願望來迎接新的一年。
禱告不僅僅是宗教儀式,還對心理健康有積極的影響:可以釋放內(nèi)心的壓力和焦慮,帶來心靈的寧靜和平衡,包括對過去的反思、減少負面情緒的影響,感恩所經(jīng)歷的一切,不同的得著,對某些事情的釋懷,對未來的盼望和被愛的元素,增強人的正面情緒。為面對困難和迎接挑戰(zhàn)增加勇氣,提高心理素質(zhì)。
在我以往行醫(yī)的幾十年間,看到過不同的種族、不同信仰的人用自己的方式為家人或患病的人禱告,我尊重不同文化的人,以及他們的宗教,如果能夠處理得好是相輔相成的,在醫(yī)院就有不同宗教的專職人員為不同的病人服務(wù),有些牧師也有讀心理學(xué)。例如,病人在患病時,他們相信他所信的神和他同在,保佑他去完成一個又一個的治療程序,去克服所有困難和痛苦,排除障礙,令他們得到信心與安慰﹔也有個別人只憑著信仰想放棄治療,這些我們要充分了解他的原因和背景,將新的科技充分解釋給他們聽,有些人不知道有很多新的醫(yī)治方法,有些怕浪費金錢而得到不好的效果,這時候醫(yī)務(wù)人員與病人之間的相互信任和了解是非常重要,醫(yī)治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希望憑著醫(yī)生的專業(yè)知識和良知,為病人選擇最好的處理方法。
新年祈禱作為一種古老且普遍的行為,用什麼形式去禱告因人而異,不同的只是儀式而已,心誠則靈,無論在何時何地,我會用以誠摯的心祈求世界和平,我們的國家和香港繁榮昌盛,為自己和家人、朋友祈求平安、健康愉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