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盈慧
上星期本欄在蛇年應(yīng)景題材一文中,引用了鄭板橋所說的「脆蛇」和「比蛇」,今次無意翻閱多年前讀過《新潮文庫》的叔本華論文集(先打岔說兩句,上世紀(jì)八十年代《新潮文庫》專門出版各國高級文藝學(xué)術(shù)名家中譯本,川端康成/羅曼羅蘭/馬克吐溫/毛姆等熱門作家外,卡繆/卡夫卡/尼采/齊克果等冷門作家亦在其中,可見那時(shí)代青年讀者品味與今日已大不同),所以挑起興趣談蟻,是因?yàn)槭灞救A論文集中提及一種勇蟻,具有任何動物所無的異行,我們平日從未見過,也就湊興在這裏拿出來談?wù)劇?/p>
叔本華說勇蟻出自澳洲,當(dāng)然是指二百年前的澳洲,此蟻今日是否存在或是已經(jīng)滅種則不可知,查過網(wǎng)上資料,澳洲目前仍存在著一種全世界最大的公牛蟻,此蟻身形堪稱蟻中之王,體長3.7公分,但無提及是不是叔本華所說的勇蟻,叔本華說的勇蟻,也不是「比蛇」之勇,「比蛇」只勇於對外敵永不服輸,至死仍以正面示敵而已。
勇蟻呢,有的不是什麼傲骨,反之,只勇在不知是天生有知還是無知那副骨肉相殘的德性,而且殘的還是自己身體的骨和肉,據(jù)說萬一有人把這蟻一分為二,這蟻也不會即時(shí)死去,而且如常分體活得更加勇猛,翻過身不是找分割牠的敵人,而是頭和尾互不相認(rèn)之餘,甚至視對方為冤家,追尋到牠另一半時(shí),馬上便瘋狂展開激鬥,蟻頭勇猛到以利齒狠嚙蟻尾,蟻尾不甘示弱,即時(shí)亦展露牠天生隱藏的武器(也就是鋒利的刺針)對付頭部強(qiáng)敵,直至鬥到難分難解,苦戰(zhàn)30分鐘之久才氣絕死去,天下間哪會再有這樣神奇的動物。
原來與勇蟻相同意識形態(tài)的動物還是有,不妨試試寫入寓言:假設(shè)這蟻幾度輪迴之後,已成為另一種兩足動物投胎轉(zhuǎn)生到某一大國,這動物還保留牠自相殘殺不變的蟻性,上身叫「民主」,下身叫「共和」。
評論